低碳生活  從日常飲食入手
全球氣候危機嚴峻,碳排放不斷增加,而糧食生產佔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的四分之一1。因此,要有效減低碳排放量,我們可響應使用潔淨能源,也能從日常飲食習慣著手,一同改變世界!

據牛津大學的數據顯示,大部份植物類食物都是低碳食材,碳排放量比肉類食物低。
首先,可以從選取食材方面入手。牛津大學開發的數據平台網站「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提供了在整個食物供應鏈中,各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綜觀從改變土地用途、農場畜牧養殖、動物飼料生產、食物加工及處理,以至運輸、零售、包裝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數據顯示,大部份植物類食物都屬於低碳食材,碳排放量比肉類食物低:

低碳排放的食材:水果、蔬菜、穀物、堅果

大部份植物類食材都是低碳排放的,每公斤的糧食生產排放 0.3 至 4 公斤二氧化碳,當中,堅果在「改變土地用途」的環節更達到負排放,因堅果樹都種植在已開墾的農地。至於種植每一公斤馬鈴薯的用水量只有稻米的約六分之一3,而且馬鈴薯能自然產生殺蟲和殺菌物質,在種植過程中可避免使用化學農藥。

然而,不要以為植物類的食材就一定是低碳排放,原來咖啡及朱古力每公斤產生的碳排放分別達 17 公斤及 19 公斤!咖啡在種植過程使用的肥料會產生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至於朱古力,它的原材料為可可豆,為了種植可可豆,印尼、象牙海岸及巴西等地就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被開墾成農地,令碳排放量大大提升。

中度碳排放的食材:魚、家禽、豬肉

在肉類食材中,魚類的碳排放較低,接著是家禽和豬肉,主要由於牠們均並非反芻動物,不會產生大量甲烷等溫室氣體。此外,海鮮也是較環保的食材,例如青口的養殖方法對環境造成的傷害相對較低。

高碳排放的食材:產生甲烷的反芻動物:牛肉、羊肉

牛肉和羊肉的碳排放量高居前列位置,主要是因為牠們都是反芻動物,進食後,食物會在這類動物的腸道發酵,產生溫室氣體甲烷,比二氧化碳鎖著更多熱能。生產每公斤羊肉的碳排放就達 24 公斤,生產每公斤牛肉更達60公斤。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在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中,飼養牲畜佔14.5%4。畜牧業及肉食生產商為了開墾農地牧養牲口,大規模砍伐、焚燒森林,尤其是養牛業,將碳排放量大大推高。

預先包裝的橙汁飲品,製造時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包裝最終也會變成垃圾。選擇在家中鮮榨橙汁,就可以減少垃圾及碳排放。

降低碳排放的飲食小習慣

要注意選取甚麼食材之外,我們也可以藉著改變一下其他飲食小習慣5,協助降低碳排放:

  1. 優先選購本地生產的農產品及食材,因為由外地入口的食材需經貨車或飛機等運送,途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2. 多購買新鮮食物,而非預先包裝的食物,或避免製造即棄杯、飲管、膠袋等不必要的垃圾,減少生產及處理食物包裝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3. 準備適當分量的食物,因為多餘的食物和廚餘最終也會變成垃圾,加重堆填區負擔,亦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生產食物時需要能源,若浪費食物,就等於浪費能源。
除了飲食之外,從日常生活其他方面協助減低碳排放,為緩解氣候危機出一分力,亦是輕而易舉。減碳乃全球大勢所趨,並將在隨後數十年創造吸引的投資機會,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潛在回報和分散投資的優勢。支持減碳的企業遍佈各行各業及不同地區,我們可一方面把握這個嶄新的投資機遇,一方面應對氣候危機風險。

探索晉達資產管理的減碳投資方案:
www.ninetyone.com/decarbonise


1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2資料來源: Our World in Data, University of Oxford
3資料來源: Potato Business
4資料來源: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
5參考資料: 惜食香港

更多零碳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