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危機迫在眉睫,各國為應對危機,努力向減碳目標前進,從而帶來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型投資主題:低碳轉型。這次經濟轉型蘊藏著一個重要的長期結構性增長機會,對於致力實現淨零碳排放及尋找新回報動力的投資者來說,極為吸引,那我們該如何把握這個減碳機遇?
無論在監管發展、科技進步及消費者行為轉變等範疇,應對氣候危機的發展步伐均正加快,並且帶來長遠的結構性增長機遇。
為了避免氣溫大幅上升及隨之而來的嚴重後果,減碳勢在必行。據估計,達成全球減碳目標所需的每年投資金額超過4萬億美元
1,因此當世界各國與企業均齊心推動減碳,強勁和潛在價值龐大的結構性增長趨勢便會形成。再加上監管發展、科技進步及消費者偏好等因素推動,令減碳主題投資熱度逐漸升溫。
減碳投資主題所涵蓋的業務範圍極為廣泛,它們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多個行業,而且包括大、中、小型公司,例如風電發展商、物流公司、軟件公司,以至生物科技公司等,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機會。
投資者要把握減碳投資機遇,可先從可再生能源、電氣化及資源效益這三大主題入手。
投資者要把握減碳投資機遇,可考慮先從可再生能源、電氣化及資源效益這三大主題入手:
- 可再生能源:全球需要徹底從化石燃料轉為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顯示,若要在本世紀中實現淨零碳排放,在2022至2025年間所需的投資金額為2021年的三倍2。
- 電氣化:目前運輸系統的碳排放佔全球總量的23%3。為達成減碳目標,我們需要全面檢視陸路運輸系統及增加汽車的自動化和效益,最終由內燃機轉向由可再生能源推動的自動駕駛電動車。現時市場上已提供更多更符合經濟效益、續航力更強、充電時間更短、車架結構更穩固的電動車供消費者選擇,而且全球幾間大型車廠都計劃在2025至2030年間轉為全電動車車廠。
- 資源效益:增加資源的使用效益是達致減碳的關鍵因素,包括提升家居及工業程序、建築物及電器的資源效益,以及廢物管理等都屬於此一範疇。
隨著氣候危機對人類的影響擴大,傳統高碳企業經營時面對的逆風將愈來愈強,市場亦關注氣候變化及低碳經濟轉型將如何影響投資組合的風險及回報。
如前所述,減碳投資本身涉獵範圍甚廣兼且多元。此外,這個投資領域主要由尚未被發掘的公司所組成,因而與傳統的股票配置及MSCI綜合世界指數等一般基準僅有小部分重疊(僅約四分之一的公司被納入MSCI綜合世界指數之中;而按比重計算,只佔該指數的13%)
4,可與核心股票配置發揮互補作用,成為獨特的增長機遇並為投資者提供分散投資的選擇。
探索晉達資產管理的減碳投資方案:
www.ninetyone.com/decarbonise
1資料來源: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1
2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2022年1月。
3資料來源:聯合國,2021年10月。
4資料來源:晉達資產管理,2022年3月。